樱之冰羽

平凡的每一天都是奇迹。

日常 - FLOWER FLOWER

不是标题的标题:重复意味着无聊吗



小学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句子:做学问的,要坐得住冷板凳。

想象着一个戴厚重眼镜的秃顶男人,在书桌前佝偻着身体,时不时地划上两笔,日复一日,直至生命终结……便生出一句意义模糊的赞叹:好厉害呀。

时至今日,再去探寻这“冷板凳”的含义,肯定会比小学时的自己更有感触,但也不会说“厉害”了——这只是个人的选择,好像无关厉害与否。

 

近日毕设工作也到了收尾阶段,回想过去的三个月,满心“终于解脱了”的欣慰感。板凳不太冷,但是挺硬的。自己拟题,经历了被导师改了方向、读了两周论文后因难度过大而换回最初的方向的坎坷,以及不可缺少的反复调整思路的过程,总算折腾出了一个足以写一篇文章来阐述的玩意儿。纵使满心嫌弃,但也是从一个空项目着手写起的,要说成就感,多少还是有一丁点的,只是苦闷所占的比重大得多。

在我痛苦挣扎的每一天,每逢饭点,往往能听到同学飘来一句感叹:好boring啊。同学的选题大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有原作者代码可供参考,不改进的话,很快就能完成课题,每天的日常任务是读懂论文和代码。虽然在这过程中,同学掌握了数种神经网络模型,但她还是经常在等菜的间隙叹气:好boring啊。

与“无聊”无缘的我只能眨眨眼睛,附和道:宿舍-实验室两点一线的生活,确实无聊啊。但实际上,我只顾着感到痛苦,丝毫没有觉察到“无聊”的气息。

设想自己已经完成硬性任务,但不得不按时来到实验室,每天读着同样的看不懂的论文和代码,没有新的感悟,好像也确实会感到无聊。同样的地点,同样的人,同样的daily routine,面对的尽是些重复的内容,那么,无聊感很容易滋生出来。

我虽然也是相同的日程,但任务尚未完成,前途不能保证,每天不得不榨出点进度来,如果在草稿纸上涂了一天也没有新的想法,焦虑和无奈早就把无聊感挤走了。

所以,重复意味着无聊吗?

进行流水线作业的工人们会觉得无聊吗?他们的工作是标准的“重复性作业”了。对无聊的早期研究确实是集中在这些人身上,但是无聊感绝不仅仅是客观环境的责任。

重复的事情持续的时间、间隔的时间、任务本身是否繁重,这些可能都对无聊感的产生有影响。不过我觉得,对自己的工作赋予的价值,以及化无聊为不无聊的主动性,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。每天打扫岳麓山的山道,无聊吗?我看到过唱着歌的同时扫落叶的阿姨。爬山扫地可以很无聊,但因为认可其意义,便能想着法子加点“变化”的调味料,让枯燥的任务变得有意思。毕设必须要完成,它能让我顺利毕业,我不得不做,在做的过程中,我会……通过摸鱼来减轻它的无聊程度,比如在此期间看完了银英传。

不过,如果让我以后的生活都是在实验室写代码,我也会觉得无聊——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,我无法忍受这件事,我会消极怠工,又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无聊和焦虑。这真可怕,所以我要逃出去了。

我很看重对自己的工作赋予的价值,如果我不能认可,就会极度排斥,痛苦,焦虑(突然想到应激反应的猫头鹰……);如果是我认可的,就能安心地进行下去,甚至乐在其中,当然,这也必须是与我的能力相当的任务,否则我会再次被焦虑淹没。

 

人们总是想让生活变得有趣,渴望新的东西来刺激自己。有时候会主动伸出触角,去搞点事情,不过这种激情可能会随着变老而被磨损干净。啊……也有可能是因为残酷的现实而变得不敢搞事。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导师联系我,说有一个想做的课题,我看了论文,和老师讨论了一下大致方案,表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,等这学期的课程结束了考虑尝试一下。过了几周,导师表示,好像是太难了,算了吧。现如今,每个周二上午,几乎都会在导师的学生群里看见他对研究生们无奈的呼唤:“不用我每周都催了吧,怎么没有一个人交进度文档的。”无人回复。这种无奈与尴尬,太懂了。所以我每完成了一个节点都主动汇报给老师,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,但也达成了沟通的目的,有时候甚至可以开个关于深度学习的玩笑。昨天老师填写评阅表,令我惊讶的是,老师给了我全优,打分90……其实我的预期是83分来着。可能我的主动交流给我加了分吧。

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是Z老师,导师的好友……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“想搞事”的气息。是的,没错,是新来的老师。大三下学期的第一节三维图形设计课程,我记忆犹新,满黑板是我没听过的名词,这位仁兄肆意妄为地侃图形学,完全不顾台下的我们满脸问号。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按着课本来教书呢?果然,过了几周之后,Z老师表示,这样讲课太无聊了,我们来接触点图形学前沿知识,于是给每个人发了两篇SIGGRAPH的paper,要求一个人汇报45分钟。一学期的7周时间,都是学生们汇报说明这些论文……对于我们来说是创举了。其实大家除了自己汇报的那堂课,都是当做自习课的。是很有趣啦,但相应地,期末考试其实我们挺摸不着谱的。好在他教的内容和上学期的《计算机图形学》完全重复,有去年的资料可供复习。另一个角度来说,让我们读论文汇报才是不浪费时间的选择呢,巧妙地化解了学院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尴尬境况,虽说Z老师并没有自觉。就是这位Z老师……在我拟题和导师商讨后,查到的最匹配的参考论文的第一作者,是Z。在读了一周论文仍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之后,我下定决心和Z老师讨论课题,Z老师单刀直入地表示:换题吧!这太难了。于是我的毕设才换到了现在的题目。在讨论的过程中,Z老师不断冒出新的想法,又突然问我毕业后的去路,语重心长地说,有的学生在很好的学校也没学到什么东西……我不是judge你啊!诶我们以后可以远程合作blahblah……搞得我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。讨论到最后,他又说,感觉你挺好带的,如果你想好了,决定由我来指导的话,就联系我。因为我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,之前也发生过花费了心血,结果学生中途放弃的情况……等等老师,我好像没有说要请您来指导?您是不是误会了什么?不过受到太多冲击的我只是点点头就走出了办公室。过了两个多月,论文也差不多定稿了,正当我忙着收集全班的论文电子稿交给学院去进行查重检测时,一个充满图形学气息的红色像素点的头像赫然闪动……wait, Z老师找我干什么……?“聊聊你的毕设”?!导师,我知道您和Z老师的关系很好,但您为什么直接把我的论文初稿传给Z了啊……进行了坦诚交流后,Z表示,嗯,你把这两点优化一下,然后我再把你的论文润色一下……然后是要干什么呀老师,“老师其实我只是想毕业”,Z老师了然地点点头,再次肯定了之前所说的话。

冲击×2。

完成了项目,我就不想再打开VS了,现在要因为Z老师进行优化吗?有什么好处吗?必须要做吗?为什么啊?

今天的我也依然在逃避现实。

两个多月前从Z老师的话中听出了点感伤,努力未必有回报,会化作泡影,所以老师很慎重地分配自己的精力,现在只想吐槽,其实老师也只是……觉得无聊了吧?请不要把精力分配给一个不打算继续搞信息技术只想逃离的人啊。

不过……老师读了我的论文,说你全部是自己做的,可以看出还是花了一番功夫的,不容易。稍微有点成果被人看到的开心,但是努力完成的垃圾也依旧是垃圾,这一点我还是谨记在心的。

 

文风从中间就开始崩了,不管了,反正是自说自话的随笔。

老师们也是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,有时因为拖沓的项目进度和太多消耗精力的杂事而困扰,有时因为找到一个挺有意思的学生而多聊几句……吧。(不要脸地自夸了)

 

搞学术的,要坐得住冷板凳。

这句话,显现出的形象,好像变得生动了一些啊。


1 2
评论(2)
热度(1)

© 樱之冰羽 | Powered by LOFTER